非上市险企“年报季”已启幕。日前,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信吉祥人寿”)交出了2021年非上市寿险公司首份成绩单。
经历了董事长转任总经理的人事调整后,2021年财信吉祥人寿保费连续三年下滑的态势出现了逆转,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显现,如何实现保费与盈利双增长,仍是摆在该公司面前的难题。
摆脱“三连降”,保费下滑趋势逆转
去年原董事长周江军转任总经理的人事变动让财信吉祥人寿颇受业内关注,4月15日,财信吉祥人寿公布了人事调整后的首份年报。
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表现来看,财信吉祥人寿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0.77亿元,同比增长146%;但增收不增利,实现净利润2.45亿元,较2020年的2.55亿元同比下降3.66%。
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保险主业的拉动,2021年财信吉祥人寿的保费规模扩张迅速,并逆转了保费收入连续三年下滑的态势。2021年该公司的保费收入为62.51亿元,同比增长235.74%。此前的三年,财信吉祥人寿保费收入“三连降”。2018-2020年,财信吉祥人寿的保费收入分别为27.93亿元、20.1亿元、18.6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47.8%、28.05%和7.36%。
在投资收益方面,2021年财信吉祥人寿的投资收益为16.31亿元,同比增长17.71%。
北京商报记者就保费增长、增收不增利的原因等问题向财信吉祥人寿发函采访,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不过,透过该公司2021年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2021年财信吉祥人寿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大幅增长,较2020年同比增长101.68%至5.45亿元,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和其他业务成本也攀升。业内人士表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等营业支出增加,无疑会导致利润减少。
分红型两全险占比高,偿付能力下滑明显
在保费规模扩大的同时,财信吉祥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却下滑明显。截至2021年末,财信吉祥人寿的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58.12%、99.92%,分别较2020年末下降54.88、41.67个百分点。两项指标虽然满足监管要求,但远低于232.1%、219.7%的行业平均水平。
对于财信吉祥人寿偿付能力下滑的原因,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分析指出,或是缘于该公司2021年保费规模大幅度提升,业务拓展使得资本消耗加大。
财信吉祥人寿在年报中对偿付能力下滑的原因解释为,主要是因为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进一步分析表示,财信吉祥人寿2021年偿付能力下降,既有其业务结构变动的原因,也有其资产结构变动的原因,不过业务结构变动是主因。根据该公司年报,2021年保费收入最高的两款产品:财信人寿祥和金生两全保险(分红型)和财信人寿祥和赢生两全保险(分红型),均为趸交保费、期限为五年的分红型两全保险,且两者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比例为64.18%。此类中短期型理财型保险储蓄性较强,对于资本的消耗较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利率下行趋势明显,分红型产品占比较高,不仅会加速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消耗,还会让保险公司面临长期投资收益压力。
杨泽云也分析表示,分红险占比较高,会加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压力:一方面,利率的下行会直接导致新增固收、非标类资产收益率显著下降,从而拉低整体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低利率背景下,保险公司的资产端难以获得较高收益的可投资资产,而此前销售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可能承诺了较高的回报。
销量前五产品银保渠道“全覆盖”
财信吉祥人寿2021年保费规模扩大,背后是银保渠道的支撑,2021年财信吉祥人寿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险产品都与银保渠道存在关联。具体来说,有3款产品是只通过银保渠道进行销售,另外2款产品则是银保渠道结合了个险、团险等其他渠道。
财信吉祥人寿虽然借助银保渠道扩大了保费规模,但其盈利并没有随着保费增多而“水涨船高”,甚至相较2020年下出现了下滑。为何银保渠道能带动保费规模,却没有带动盈利水平提升?
杨泽云分析表示,因为银行客户多是为了储蓄或理财,因而银保渠道所销售的保险产品多是储蓄性或理财型产品;相对而言,客户基于对银行的信任和忠诚,银保渠道的保单继续率较高,但因大多是储蓄性或理财型保险产品,其保单价值率较低,甚至一些趸交、中短期产品因为较高的销售费用,而成为负价值产品。银保渠道具有规模优势,但相应地,也面临着无法掌握一手客户资源、销售成本难以控制、产品价值率较低等不足。
要想改变银保渠道低价值的情况,财信吉祥人寿该如何进行调整?杨泽云建议,应改变当前趸交、短期为特点的理财型保险的低价值特征,改为期交、长期保障性保险产品,以提高产品价值率,与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双方双赢局面,而不是银行只获得代理手续费,保险公司只有规模而无价值。
上一篇:联合资信:北部湾保险主体信用等级为AA 车险业务占比较高或带来不利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